Followers

Saturday, October 24, 2009

真的吗?

真的吗?

印顺导师著《佛法概论》的内文有提到「具足因缘的和合,就有无限的可能」。此句「无限的可能」,让小弟联想了许多有关政治事件。

大马政治,的确什么都可能发生。此话怎么讲?

先翻开历史,在90年代,有位持有英国博士学位的国会议席候选人,因提名表格填写出错,导致竞选资格被取消。小弟在此事件上有了猜疑,心想,堂堂的博士,在填写提名表格时,怎会那么轻易的犯错?外界传闻那位博士候选人,可能是不满当时党的内部纷争,因此在填写表格时,刻意出错,好让自己能「未战先输」。真的吗?

国内的某政党在开特大之前夕,发生党元老跌断手事件,事后「音讯全无」。朋友在当时亦幽默地说:「此位党元老能在医院商讨第三势力的事宜了,哈哈」。真的吗?世事难预料,隔日的特大成绩显示,第三势力,果然「成气候」。

关于某位议员的政治秘书坠楼一案。州政府请来了驰名全球的泰国法医,揭露了多项惊人的新证据。外界又传闻,因为是「自家」的法医,所以... ...小弟又在想,真的吗?

近日,有位自命清高、原则标准极高的党领导人,在开特大之前,口口声声说,如果于当日被投不信任票,即刻辞职。但在特大成绩揭晓后,此位党领导人有辞职吗?答案是否。

紧接着,此领导人还以「社会的期待付托事大,个人的毁誉得失事小,党员要宽恕与忘记,别执意过去」此话,愿意与「敌人」合作。他突如其来的宣布,小弟心再想,真的吗?真的那么容易抛开闹了一年的恩怨吗?无论是真是假,小弟当然希望看见万事都是以和为贵的局面出现。

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;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… …

老百姓皆有双雪亮的眼睛,自个儿会对以上事件做出判断,分辨是非黑白。


邱训杰 2009/10/23 完稿
《东方日报》前线民声,2009/10/24

备注:首段的首句“印顺导师著《佛法概论》的内文有提到”,
改成“印顺导师著《佛法概论》内文的诠释”。
询问资深学佛人后,才获知用了不适合的词汇。2009/11/02

p/s:有注意社会时事/新闻报导的朋友,
应该知道近日大马所发生的“大事件”吧。

Friday, October 9, 2009

大马教育制度有问题

大马教育制度有问题

政府日前为子民们稍来喜讯,「年轻教师可升正副校长」、「政府正深入探讨如何全盘承认中国四所大学之文凭」等事件,殊不知,政府亦忽略了教师「忧」的处境。

有个毕业于本地国立大学的学生,在某所国中履行了三年的人类灵魂工程师。目前为止,还未获分配她所要教的科目,被迫适应当个称职的教师。此话怎么讲?

她是理科教育系毕业生,主修化学。照常理来说,教育局应让她教授化学科目,因为化学科是她兴趣,同时,能毕业的学生,对化学科肯定有一定的认识及了解。但事与愿违,她现在仍然是个语文科教师,教授华文及英文科目。她所做的投诉,犹如一块石头,噗通一声,就永远在水里 「长眠」了。她投诉无门,心里只好日日在唱着张学友的经典歌曲:「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… …」。

当年政府拟新政策,众大学推行招生比例为理科生60%,文科生40%,但此政策衍生许多问题。其中之一的问题是,目前理科教师过剩,导致学校缺乏语文科教师。

更糟糕的是,由于当时政府实行英文教数理政策,身为英文教师的她,需要给资深的数理科教师上英文课,难免在课堂上出现尴尬场面,真是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」。

小弟心想,日后所有国立大学的教育系,不必再分主修副修科了,要当教师的学生亦不必伤透脑筋选主修科目,反正履行教师职务时,什么科都要负责,同时,教师亦在学校承担「书记」工作。大马是个多元种族国家,有了全民的首相,现在也有了全能的教师,还真要谢谢教育局的「用心良苦」。

政府不只要顺从民意,进行制度化拨款建校,政府亦要制度化分配科目给教师,应该依照教师需求作出分配。否则,部分教师会选择离开神圣的学堂吗?小弟认为,并不排除这个可能性。
冀望政府每当要拟新教育政策时,必须三思而后行。人民要自强,国家亦要珍惜人才呀!

邱训杰 2009/10/07完稿
东方日报:前线民声
(2009/10/09)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主角:亲人
地点:柔佛某所国中
重点:大学的化学教育系是白念的。
补充:之前刚开始履行职务是,连续五个月没薪水。
更正:不是“给资深的数理科教师上英文课”,是“是给资深的数理科教师上数理英文”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Wednesday, October 7, 2009

无心插柳柳成荫,与副刊负责人来了小交流:

读了2009/10/05的星洲副刊之专题“狂热冒险,不枉此生”,
又读了《冒险可以让你上天堂》之后,当晚就一时兴起也想要“冒险”,
之所以写了这编寄发给副刊副主编:

1.电邮:
《冒险可以让你上天堂》读后感

小弟欣赏副刊副主编之勇于尝试精神,因为向主编提出了“狂热冒险,不枉此生”之专题,他的此种尝试,亦算是“冒险”吧。此话怎讲?因为小弟个人认为,当副主编尝试做此专题时,他应该没十足的把握,能符合所有读者的“口味”吧。
无论如何,小弟总觉得此专题真的很棒,给了小弟许多启发。小弟亦相信,此专题内容亦受副刊读者们的青睐。此专题内容,的确能让读者群瞧一瞧世界各地疯狂冒险家的存在,正所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。
文中“……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大群如蚂蚁般密密麻麻的上班族,他们规矩地坐在办公桌前,他们对着电脑出了神,对着电脑抓破头皱着眉……”;小弟心想,副主编又来了个“冒险”,因为认为他亦是自己的笔下人物,是个上班族,犹如把自己的生活写照给反映出来。(希望他不会为了搞好副刊而时常对着电脑而抓破头又皱着眉)
读了“狂热冒险,不枉此生”专题后,小弟心中很好奇的想知道,副主编本身是否曾走出办公室,在国内或国外进行个人的冒险之旅或做过什么冒险的事呢?如有,冀望他日后得空时,能在文章上与读者们分享。
小弟写此文章,可算是“小冒险”了,因为小弟刚念完书不久,从一个象牙塔出来,入世未深,社会新鲜人,居然要求副主编分享冒险经历,真不好意思。(因为之前小弟出席大学校园活动时,亦喜欢听他人分享喜悦)
小弟很感恩有此专题,因为此专题内容犹如一把正狂烧着的火炬,让小弟的心重新燃烧起来。


读者 邱训杰


2.第二天,副刊副主编回邮:

訓杰,
今早讀到你寄來的冒險讀後感
很是開心,有讀者回應,總是讓人格外開心。

你的讀後感寫得真詳細,又帶感情,
希望你也會喜歡我們接下來策劃的專題,
讓生活的廣度和深度,同時增加囉。

副刊 蔡興隆


3.回复副刊副主编:

小弟亦很开心看到回邮,真没料到获得回复。
感恩。

祝安康。
读者上

4.副刊副主编来邮:

其實你如果對往後的「型時代」有任何意見,
都不妨讓我知道。
我目前是不定期在策劃當天的內容,
很需要一些年輕朋友的建言呢。

有空時,是否可以幫我打聽你身邊朋友們,
對於我們副刊的看法?
我們要精益求精啊。

副刊 興隆

5.回邮:
那我就留意一下哦。

谢谢。

读者上

...THE END...

愿大家安康;p